基本信息
 姓名: 刘建伟            出生年月: 1979年5月
 学历: 研究生            学位: 工学博士
 职称: 教授   
 职务: 先进智能超导材料研究中心主任
 联系方式: [email protected]
 学习经历
 2003年至2008年:吉林大学  材料物理与化学   硕博连读
 1998年至2002年:燕山大学  超硬材料         学士
 工作经历
 2008年至2011年: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  技术员
 2011年至2013年: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  厂长助理
 2013年至2017年: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  副厂长
 2017年至2019年: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  副厂长(主持工作)
 2019年至2023年: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副主任
 2023年至2024年: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   院长助理
 2024年   至  今:成人网
   教授
 招生信息
 每年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生2名
 研究方向
 探索以Nb3Al为代表的先进超导材料制备工艺与成相机制,研制超导器件,扩展超导材料在前沿领域的应用
 科研项目
 1)2011年至2015年,高性能Nb3Al超导线材结构设计、加工、热处理研究,国家“973”计划ITER专项子课题,1206万元,主持人
 2)2018年至2022年,高性能低温超导线材批量化制备关键技术研究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,1590万元,主持人
 3)作为骨干参加的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。
 学术成果
 获奖
 1)2022年,国家万人计划“科技创新领军人才”;
 2)2020年,人社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;
 3)2020年,陕西省特支计划“科技创新领军人才”;
 4)2020年,第十三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;
 5)2015年,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,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用高性能低温超导线材批量化制备技术,第六完成人;
 6)2014年,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,高性能铌三锡(Nb3Sn)超导线材制备技术开发及应用,第四完成人;
 7)2018年,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,超导磁共振成像仪用高性能超导线材,第六完成人。
 专利
 1)ZL201010175224.,低温超导线材Cu/Nb多芯复合棒的制备方法,第一发明人;
 2)ZL202211148126.4,急热急冷热处理Nb3Al超导线材表面覆铜的方法,第一发明人;
 3) ZL201010138592.5,内锡法Nb3Sn线材制备中CuNb复合管的深孔加工方法,第二发明人;
 4)ZL201110257609.3,一种用于内锡法Nb3Sn超导线材制备中Ta阻隔层管组元的加工方法,第二发明人
 5)ZL201610657983.5,一种内锡法NbSn复合超导线材最终坏料的组装方法,第二发明人;
 6)ZL201610416370.2一种青铜法Nb3Sn线材用铜铌增强基体的制备方法,第三发明人
 7)CN201110223096.4,一种多孔无氧铜及无氧铜长细管洁净清洗液及制备方法,第二发明人
 8)CN201610778639.1,一种NbTi超导卢瑟福缆的制备方法,第三发明人
 9)CN201610416370.2,一种青铜法Nb3Sn线材用铜铌增强基体的制备方法,第三发明人
 10)CN201610416528.6,一种CuNb增强青铜法铌三锡低温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,第三发明人
 代表性学术论文
 1) J.W. Liu, Y.G. Shi, B. Wu, et al. Status of Internal-Tin Nb3Sn strand for Divertor Tokamak Test facility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. 2020, 30(4): 6000304. (SCI: 000618993700001, EI: 20200908225012)
 2) J.W. Liu, Y.G. Shi, B. Wu, et al. Ongoing efforts at Internal-Tin Nb3Sn strand with higher Jcn and lower hysteresis loss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. 2018, 28(3): 6000604. (SCI: 000424040200001, EI: 20180504697628)
 3) J.W. Liu, K. Zhang, J.F. Li, et al. Progress on Internal-Tin route Nb3Sn superconducting strand for ITER in China[J]. Materials Science Forum. 2013, 745-746: 158-162. (EI: 20131216138348)
 4) Y.G. Shi, K. Zhang, J.W. Liu, et al. Heat Treatment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s of internal Tin Nb3Sn superconducting strands in WST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. 2018, 28(4): 6001004. (SCI: 000426606100001, EI: 20180704784885)
 5) Y.M. Zhu, Q. Guo, J.W. Liu, et al. Study on the Nb3Sn Rutherford Cable for High-Energy accelerators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. 2018, 28(4): 4801904. (SCI: 000429781100001, EI: 20181104904820)
 6) 刘建伟, 李春广, 唐先德, 等. Ti在Nb3Sn超导线中的作用及其引入方法[J]. 低温物理学报. 2009, 31(5): 321-324. (中文核心)
 7) 周安林, 刘建伟, 李建峰, 等. 超导材料用无氧铜表面洁净化清洗工艺研究[J]. 低温物理学报. 2010, 32 (02): 91-95. (中文核心)